由中國高等教育學會主辦,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思想政治教育分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隊伍培訓研修中心(北京師范大學)、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隊伍培訓研修中心(湖南師范大學)承辦的第六屆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發展學術研討會日前在長沙舉辦。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思想政治教育分會理事會成員、學術委員會委員,思政領域專家學者、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思想政治工作者代表,以及參與會議論文投稿的老師和同學近300人參加了研討會。
研討會以“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如何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質量”為主題,圍繞疫情防控期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論和實踐探索、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式改革創新、偉大抗疫精神如何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及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如何加強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隊伍建設等議題開展交流研討。
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副會長、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思想政治教育分會理事長、北京師范大學原黨委書記劉川生指出,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加強理論研究,努力做好偉大抗疫精神的研究闡釋和宣傳推廣;要挖掘教育資源,探索將偉大抗疫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路徑;要注重總結創新,充分運用網絡平臺推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發展。
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宣傳教育處處長陳郭華就當前形勢下做好高校思政工作提出四點期望:一是加強對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的宣傳解讀,深化黨的理論創新,推進鑄魂育人;二是弘揚偉大抗疫精神,深化愛國主義教育,不斷堅定四個自信;三是深入挖掘歷史現實中的思政元素,在中西對比、內外比較中堅定理想信念;四是加強理論武裝,提升實踐體驗,增進融合互動,著力推進三全育人。
與會專家學者、一線教師和輔導員代表結合疫情防控期間的理論研究和實際工作,圍繞本次研討會主題作大會發言。
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思想政治教育分會副理事長,西南大學原黨委書記、馬克思主義理論中心主任黃蓉生在發言中指出,堅持偉大抗疫精神教育、推進大學生責任擔當教育、開展堅定四個自信教育是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提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質量的當代課題。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思想政治教育分會副理事長、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原黨委書記馮培提出,疫情防控期間,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響應和引領要以敏銳的眼力聚民心,提升引領的速度;要以堅深的定力強信心,強化引領的力度;要以聰慧的腦力暖人心,傳遞引領的溫度。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思想政治教育分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武漢大學原黨委副書記,中央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與建設工程首席專家駱郁廷認為,疫情防控本身就是一場生動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質量,要做好重大疫情防控思政元素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有效開發與轉換。華中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思想政治教育分會學術委員會委員萬美容指出,疫情防控促進了慕課等課程資源的建設,推進了集體備課的常態化、制度化,督促我們進一步深化思政課教學改革,不斷與時俱進、守正創新。(通訊員楊晨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靳曉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