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單種植讓貧困戶摘掉了窮帽子,家門口就業讓貧困戶實現了穩定脫貧。在黃芪種植過程中,從苗木的種植、除草、澆水,到收獲后晾曬、分揀,基本涵蓋附近村全部貧困戶務工,老丈溝村的村民全年在扶貧車間打工,每人日均收入達到100元。
一大早,家住在阿右旗巴丹吉林鎮巴音博日格嘎查的脫貧戶張明紅一家就開始在駝圈內擠奶?!艾F在我家養殖的產奶母駝有27峰,每天大約能擠48公斤駝奶,所產的鮮駝奶賣給阿右旗沙漠之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一年下來收益非??捎^?!睆埫骷t告訴記者。
小雪時節剛過,步入烏蘭察布市商都縣玻璃忽鏡鄉沃圖村紅羽雞養殖基地,看到數百只胖乎乎的紅羽雞一字排開,旁若無人地覓食、嬉戲,著實可愛。
2016年,楊紅娟家被識別為建檔立卡貧困戶,之后她在工地搬過磚、開過攪拌機、在油坊廠扛過麻袋、當過超市售貨員、在私立幼兒園做過老師……盡管肯吃苦,但一年下來,她和丈夫的收入也只能勉強度日。
眼下,三星村村民把4500多畝荒坡變成了綠海,累計植樹13.5萬余株。在政府的扶持下,不僅保護了山林資源,還帶動周邊村屯1655戶村民發展林果產業,栽植5萬余畝果樹,林果收入達到1800萬元。
在興安盟科右前旗牧群養殖專業合作社,寬敞的羊房映入眼簾,一群圈養起來的湖羊被喂的膘肥體壯。
近年來,興安盟高度重視林業產業化工作,按照“擴基地、扶龍頭、興科技、創品牌、促扶貧”的發展思路和“企業+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大力引導發展林果產業,走出了一條林業可持續經營的轉型發展之路。
2019年,農行內蒙古分行精準扶貧貸款計劃完成率居全國農行系統第1位。2019年、2020年上半年,“惠農e貸”計劃完成率連續排在全國農行系統第1位。農行內蒙古分行被評為第三屆“內蒙古最具社會責任感企業”,并榮獲“2019年度金融工作綜合貢獻獎”。
2014年年初,興安盟水利局與西山村結成幫扶對子,圍繞民生設施、醫療服務、文化生活等老百姓最關心、最迫切的現實需求,先后投入近1000萬元幫助西山村穩步走上致富路。
今年是脫貧攻堅收官之年,鄂爾多斯市東勝區脫貧群眾臉上的笑容越來越多了,日子也越過越幸福了。
有一支隊伍,普遍文化水平比較高,熟悉農村基層情況、工作能力較強,又有回村工作、長期扎根基層的意愿。他們通過個人自薦、村黨組織或駐村工作隊推薦等方式,被選聘為“扶貧專干”。
入冬以來,錫林郭勒盟鑲黃旗巴音塔拉鎮哈登胡舒嘎查牧民哈斯木日根每日早出晚歸,忙著為明年種植草原黑蘑菇準備營養基料。
今年30歲的喬海兵,5歲時因車禍失去了右腿,但這樣的傷痛沒有阻擋他奮發前行的腳步。從小到大,他始終自強不息,憑借過人毅力順利讀完大學。但由于肢體殘疾,喬海兵找工作時四處碰壁,無奈之下只好回鄉琢磨自己創業。